top of page

發聲原理

跟牧童笛、單簧管等管樂器不一樣,尺八沒有哨囗,也沒有笛膜。尺八的發聲原理是吹奏者運用嘴唇製造出集中而穩定的氣流,讓氣流被稱為「唄囗」的邊緣一分為二,通過管內空氣柱振動產生共鳴而發出聲音。所以,為了吹響尺八,首先我們要讓嘴唇能夠製造出纖細的氣流,並以「唄口」為目標。

嘴唇非常有彈性,嘴唇的縫隙大小可以被調節。這個可被調節的縫隙稱為「風門」。調節風門的大小,氣息的緩急也可以改變自如,尺八的音量、音色、音程等都能夠有豐富的變化。

氣息

雖說吹尺八,可是真正吹奏尺八時並不如一般理解的鼓起兩腮的吹氣,而是張開喉嚨的呵氣;呼出的氣息應該是溫暖而濕潤。就像我們對著玻璃窗呵氣,呵出一層可以能讓我們在上面塗鴉霧的那種氣息。很多人不理解怎樣張開喉嚨。可試著閉起嘴巴打呵欠,仔細感覺一下,喉嚨是怎樣打開,囗腔空間擴大的感覺。

尺八的吹奏主要以腹式呼吸法進行,就是我們所謂的以丹田用力。一般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主要以胸腔式呼吸為主,要改變這種「自然」的呼吸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做到。試著躺在地上,雙膝屈曲,腳底著地,放鬆心情,這時候會發現自己自然地以腹部緩緩起伏的方式在呼吸。仔細地感受,這就是我們需要的腹式呼吸。差別只是吹奏尺八時會對呼吸的強度作出強弱的變化。想要尺八的聲音穩定,必須掌握這種腹部呼吸。因為音量強弱的控制主要利用這種呼吸改變。

風門

將手放在嘴巴前,張大嘴巴,緩緩地呵氣。手掌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感覺到溫暖的氣息。接著,嘗試不要改變呵氣的力道,嘴唇徐徐地靠合,可以感覺到氣息的速度會隨著嘴巴靠合而加快,同時手掌感覺到氣息的範圍也會縮小。儘管本身沒有加強呵氣的力度,可是這股氣息的速度卻快了很多。吹奏尺八所需要的就是這種集中、纖細的氣息。風門就是製造這束氣息的關鍵。
風門需要的是儘可能地縮小上下唇之間的縫隙。但不要像吹口哨一樣的把嘴唇往前推。嘴唇中央不要用力,像微笑般嘴角兩邊輕輕用力,嘴巴稍稍向兩邊輕輕地牽引,呵出纖細的氣息。上下唇有點外翻的樣子,嘴唇分為一直與空氣接觸的外唇部分和有濕潤粘膜的內唇部分。因為外唇相對粗糙不平整,對於形成穩定的氣流有所影響。所以吹奏尺八靠的是上下唇交界處稍微靠裡面的有粘膜的內唇部分來作為風門的邊緣。

持管

吹奏尺八時的手持方法是左手中指輕放於尺八的中繼(尺八的連接處),以右手中指和拇指拿住尺八,並以下巴承接。剛開始學習時可能會覺得放開全部指孔時會拿不穩尺八,可是保持自然輕鬆的話,就會發現即使放開全部的指孔也能夠拿穩。嘴唇的縫隙和尺八唄口的前端好像要接觸到一樣的接近,輕輕地將溫暖的氣息緩緩地呵出。 事實上,只要風門和唄口的角度拿揑好,只需自然呼吸那般輕柔的力度已經能夠讓尺八發出聲音。

放鬆

吹奏尺八的要訣是放鬆。想得到更好的音色,最大的要訣就是放鬆。或許你會聽過很強勁、充滿爆發力的尺八聲響。然而想要完美地製造出這種聲響,仍然需要我們的放鬆。當然聲音會牽引著我們的情緒,而情緒會很不自覺地透過身體呈現出來。我們的身體會很習慣被聲音煽動,尖銳和剎那的巨響會讓我們的身體不自覺的緊張。所以一般聽過這樣的尺八聲音或初學者都會誤會吹奏出這種聲音需要費很大的力氣。然而緊張和過份的用力都不會讓你得到更美麗的音色。手指、手腕、手肘、肩膀、脖子都要放鬆。身體每個部位也別作沒必要的用力,就像所謂的「虛靈頂勁、沉肩墜肘、中正安舒、氣沉丹田」。你需要專注、自覺,觀察並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自己的外在與內在都處於穩定和放鬆的狀態下吹奏,才能夠讓尺八發出美麗的聲音。因此你吹奏出的尺八聲音也就反映出你的狀態。

Follow us on :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2017 鈴法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