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八
古代竹製吹管樂器,前四後一共五孔,因其長度多為一尺八寸而得名。

隋唐時,尺八是宮廷中的主要樂器,但至宋代以後逐漸在中國消失。
傳說在唐代的中國,中國僧人受邀到日本向當地僧人傳授尺八。
僧人們發現這根吹管可以幫助他們練習冥想所需要的專注和呼吸技巧。
於是,尺八便成為日本僧人的修行法器,由日本人傳承至今,成為日本國寶。
現時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仍然保存著當時從中國傳入的八支唐代尺八。
日本尺八與宗教有莫大關係。
江戶時代,只有虛無僧(こむそう)獲準許吹奏尺八行腳化緣。他們頭戴天蓋、半披袈裟、吹奏尺八諸方行腳。這一派據說由德川幕府於十七世紀建立。那時候,普化宗在全日本有大約三十座寺院,每座寺院都有自己的尺八風格。
十八世紀的時候,坐落在江戶的一月寺的僧人黑澤琴古將三十六首曲子編定為本曲,作為琴古流的基本曲目,並開始向普化宗僧人以外的大眾傳授。

十九世紀,荒木古童二世(1823-1908)創立了尺八標準指法。及後,尺八的形制和演奏有了新的發展。尺八製管師們以灰泥和生漆使管內更加平顺,讓它的聲音從過往的粗糙變得更加純粹有力,使尺八可以媲美西方樂器。川瀨順輔一世(1870-1959)創建了尺八記譜法。僧人中尾都山(1876-1956)則從傳統的演奏方法走出來,融合西方音樂元素,發展出更複雜細膩及多樣化的演奏風格。並改良了尺八的形制,發展出別樹一幟的教學法,創立了都山流。他還改良了川瀨順輔一世創建的記譜法,使之更接近西方記譜法。
形制現代化的尺八,相對地完善了其音樂性能。通過各種指法和半孔指法能夠演奏出各種音階,配合各種不同種型音樂演奏。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人開始對尺八產生興趣,並前往日本學習尺八的演奏和制作。海山(John Neptune)和 皇保(Riley Lee)則是最為人所熟悉的西方尺八代表。
由於尺八與佛教的關聯及其獨特的聲音,尺八成為西方世界最為流行的日本樂器。
以明暗尺八為宗𧗠生的尺八流派眾多,按記譜方式及樂韻特色自成一派,隨著時代轉變,部份派別已經無人後繼,現在流傳的還有十多個流派,包括著名的琴古流、都山流、竹保流等。